1、科研项目: (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影响下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主持。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智媒时代我国制度优势的公共话语建构研究》,主持。 (3)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项目《社交媒体环境下统一战线的话语体系建构研究》,主持。 (4)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委托项目《新时代推动大学生认同‘中国之治’的实施路径研究》,主持。 (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项目《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政企协同机制研究》,主持。 (6)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制度治党背景下党内法规执行力的生成机理与提升路径研究》,主持。 (7)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商务专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优化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营商环境的主要任务与具体举措》,主持。 (8)天津理工大学战略咨询研究课题《智媒时代高校网络舆情风险样态与防范治理研究》,主持。 2、论文: (1)《确信国家治理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认同机制》,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1期。 (2)《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再集中”机制——以“思政大课”为例》,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 (3)《融合型趋同:公共话语表达视域下网络空间政治认同的生成路径》,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4)《基于情感导向的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内在逻辑与实施路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年第1期。 (5)《互联网思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三重逻辑》,中国轻工教育,2022年第1期。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类型学研究》,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1年第8期。 (7)《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中国故事”:政治属性、内容结构与叙事策略》,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8期。 (8)《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优势的四个维度》,求知,2021年第8期。 (9)《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彰显当代中国制度优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启示》,求知,2020年第11期。 (10)《网络舆论引导要正视治理能力不平衡性》,网络传播,2020年第9期。 (11)《治理认同: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建构》,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年第8期。 (12)《互联网思维重塑思政课教学生态》,中国教育报,2021年7月19日。 (13)《认同“中国之治”,开辟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新境界》,光明网,2019年12月25日。 (14)《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守正创新要坚持实践导向》,光明网,2020年11月13日。 (15)《移动互联网时代讲好党史故事的三重逻辑》,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年9月6日。 (16)《网络文明建设的价值内核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光明网,2021年12月16日,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7)《“大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民论坛网,2022年2月8日。 (18)《在对外开放中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人民论坛网,2023年2月20日。 (19)《政治认同理论的学术图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 (20)《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的四个着力点》,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年9月24日。 (21)《社交媒体环境下统一战线的话语体系建构研究》,上海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 (22)《全过程人民民主: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生成的实践逻辑》,治理现代化研究,2024年第3期。 (23)《大型语言模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重构与应对之道》,高校辅导员,2024年第3期。 (24)《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叙事的路径转换及其内在逻辑——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为例》,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 (25)《特征、机制、功能与策略:主流意识形态视域下网络主题宣传论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 (26)《论网络热点素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教育探索,2025年第2期。 (27)《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党建网,2025年2月25日。 3、著作: (1)《嵌入关系:中国招商引资中的政府与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4、其他: (1)天津市研究生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一般课题《智能媒体赋能下研究生思政课“短案例”教学模式研究》,主持。 (2)天津理工大学校级教学基金项目《热搜新闻事件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