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承担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二、科研环境
学院拥有独立的研究生阅览自习室,配备2000余套经典原著图书,学院的智慧教室也为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场所,学院非常重视研究生学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每年都会组织研究生开展丰富的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
三、学院发展介绍
2006年,学院获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8年成为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成员单位,并获批天津市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2019年,学院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从2007年开始招生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近200余人。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研究领域
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基础理论研究。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准确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和发展历程,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
二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基本论断、理论体系、鲜明特点,探讨新时代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与唯物辩证法研究。研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进步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重点研究领域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重点研究领域有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文化重要论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思想新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等研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发展及其内在逻辑,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文明创造与经济制度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
三、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与党的治理建设研究。重点研究革命文化的生成与当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信仰、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的干部选拔问题等研究。
3. 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研究领域
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和价值,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二是网络文化和网络舆情。以调查研究、舆情信息为基础,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及传播学等理论,分析解决我国当代社会文化现实问题,探求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三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当代社会思潮的源流、基本观点、本质、影响,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社会思潮,树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4.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重点研究领域
一是中国近现代史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研究。聚焦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问题,论证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
二是中共党史研究。探究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考察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演进、执行等相关历史,论述党的指导思想发展的历史,为党和国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智慧和启示。
三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探究和考察近代以来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两大历史任务,注重梳理和阐释中国人民“四个选择”的背景、进程和经验,着重揭示近现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转型。
四、教师队伍介绍
学院现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4人。1人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6人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2名,天津市优秀教师1名,天津市思政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1名,天津市优秀思政课教师9名,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2名,全国网络教育名师1名。硕士生导师共有17人。
学科带头人简介
张九海,男,1970.8,中共党员,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文化、社会心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多篇。曾获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普通高校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师等称号。
杨明,男,1966.5,中共党员,南开大学哲学硕士、经济学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产业价值链升级、现代技术的演进与问题等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其他课题多项,参加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多篇。获天津市普通高校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师等称号。
杨莲霞,女,1973.8,中国近现代史方向博士,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天津市史学会理事等。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报刊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高校古委会项目1项,主持完成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项目1项,在《天津日报》《贵州日报》《史学月刊》《中国经济史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网》《天津教育报》、光明网、社会科学网等发表理论阐释、学术论文及评论性文章20余篇。
姚修杰,男,1978.12,哲学博士,法学博士后,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学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优秀青年教师、教育部全国研究生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外审专家,天津社科联青年学者库青年学者;曾经主持、参与并完成教育部、国家社科、天津社科等多个基金项目,在CSSCI、北大核心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及教学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学术专著一部。